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界牌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针对界牌村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二、界牌村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界牌村位于滩头乡政府关河西岸,是典型的农业贫困山区村。村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399亩,其中梯田1665亩,山坡地4734亩。村辖19个村民小组,人口3357人,774户。其中农业人口3311人,720户,少数民族人口11人,分布在关河西岸山区。山脚交通方便,山区村社交通困难。村辖区海拔350至1050米,海拔落差大。年平均气温度,夏季最高气温41度,冬季最低气温-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升,年平均日照小时,日照短,雾多,空气湿度大,阴雨天气多,立体气候明显。
三、界牌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基础设施建设
界牌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村里还加强了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等,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产业发展
界牌村积极发展农村产业,通过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村里还鼓励村民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政策支持,促进村民创业就业。
3.生态环境
界牌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如清理垃圾、绿化环境等,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村里还加强了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4.文化传承
界牌村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同时,村里还加强了文化教育,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四、界牌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界牌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
五、建议
针对界牌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2.加强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村容村貌。
4.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总之,界牌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界牌村新农村建设,使界牌村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