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篇1
1、琼 浆 编 绚 4.略
5、 ⑴A ⑵照夜玉狮子马被段景住盗来后,原本想献给宋江,不料被曾家五虎抢去,成为了曾头市教头史文恭的坐骑,引出了史文恭箭射晁盖。后宋江打破曾头市,史文恭被卢俊义活捉。照夜玉狮子马被燕青牵回梁山,成为了宋江的坐骑。
6、⑴甲:粗枝大叶 乙:一叶蔽目 丙:叶落归根 丁:一叶知秋
⑵方老师,您好!我是黄老师的学生吴桐。校文学社向我约稿,我写好了文章,想请黄老师修改。不巧黄老师外出,建议我向您求教。文章下周一就得上交,不知您是否能够在百忙之中指正一二,不胜感激。
(一)7.“溢”字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或“转”字再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8、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二)9.(1)过失,过错,错误 (2)有人 (3)挑,挑担 (4)于是,就
10、(1)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
(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 盗牛者被抓知悔改。盗牛者知错求赦免(谅解、宽恕)。
译文: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回答说:“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
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就守着这把剑。老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老人提起他的衣袖,问他说:“你之前为我挑着担子,不告诉我姓名,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要把这事告诉王烈。”(老人)说完就离开了。
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 “世上有这样的善人,我却见不到。”然后让人去寻找,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三)12.示例:列举各地争当“琅琊”的社会现象,引出下文对城市宣传该如何借势营销这一话题的论述。(内容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13、 ①正视客观事实,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②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③文化建设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意思对即可)
14、示例:选择【材料二】,因为【材料二】中灌县更名为都江堰,是借用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古代著名大型水利工程来命名的,具有文化和历史内涵,所以更名后成为旅游胜地,能证明第③段“只有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借势才会成为制胜之道”的分论点。(选择正确1分,说明理由2分)
(四)15.(3分)茶妈妈一辈子做茶(1分),不求名利(1分),喜欢茶(把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1分)。评分提示:在答到第一点的基础上,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得满分,如第一点只答“制茶的人”,得1分)
16、(4分,各1分)⑴微雕,或“在米粒上刻字”(答“雕刻”得分) ⑵写诗 ⑶也就是找个乐 ⑷用来养心
(3分)
18、例一: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满山红叶的峡谷,比作“为人准备的新房”(1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望(1分),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1分)。
例二:“热烈”和“幽暗”形成对比(2分),既写出老柏对生活的热爱(1分),又写出他内心寂寞和对精神生活的坚守(1分)。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篇2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6分)
丁酉之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我们惊奇地发现两馆都以“鸡”为题材,分别举办了“凤鸣朝阳”“金鸡唱晓”的主题展览。
陶俑、玉雕、瓷盘、青铜器、绘画等展品,让我们领略到金鸡或威武或温婉的风采。站在韩美林先生的“百鸡迎春”画展前,我们仿佛听到作为光明使者、吉祥象征的金鸡,正鸣唱着最美妙的歌儿,召唤着我们步入温暖祥和的2017年!
1、参观展览后,请你从同学们书写的“金鸡报晓”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博物馆之旅”手抄报的标题,并结合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第 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你选择:第 幅 书体: 理由: (限4个字)
2、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表达观赏感受。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3分)
雄姿威武迎春至, 。
A.闻鸡起舞事业兴 B.清音嘹亮唤福临 C.鸡唱曙光报吉祥 D.莺歌燕舞贺新岁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牛虻máng 诣王yì 驾驭yù 怫然fú
B.提防dī 亵玩xiè 滞涩dài 效颦pín
C.袅娜nà 睥睨bì 悬宕dàng 俯瞰kàn
D.鸫鸟dōng 恪守 kè 一绺liǔ 憬悟jǐng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嘹亮 笙萧 肆无忌惮 坦荡如砥 B.孤僻 辍泣 流连忘返 首当其冲
C.濡湿 涸辙 义愤填膺 寥寥可数 D.谛听 琐屑 水泻不通 悬崖绝壁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 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B. 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6、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8、 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者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 B.《爱莲说》的作家是宋朝理学家周敦颐。
C.《邹忌讽齐王谏》选自《战国策》,体例是国别体。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时期的编年体史书。
9、默写填空(8分)
(1)中国的古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李渔《芙蕖》中的荷叶是“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作袅娜之姿。”杨万里面对夏日荷塘,挥笔抒写“① , 。”周邦彦的《苏幕遮》被王国维赞为“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的诗句则是:② , 。而莲花更是圣洁的象征,所以许多文人雅士都把它“③ , 。”的高尚品质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2)会当凌绝顶, 。 (3) ,上有黄鹂深树鸣。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篇3
一、名句识记
1、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 , ,此事古难全。
5、伤心秦汉经行处, 。 6.山气日夕佳, 。
二、理解背诵
1、 《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的句子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 ,。 我们所学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请你写出两个含有“月”字的诗句;
4 《己亥杂诗》中运用形象比喻表明作者虽辞官但仍愿为国效力的句子: ,。
5、咏雪,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 。”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7、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8、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
9、《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1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1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1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1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 。
14、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
15、〈〈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
16、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 。”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出自 (作者)的作品。
18 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