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4篇

时间:2023-10-18 02:43:11 综合范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 篇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 篇2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磷脂 蛋白质 糖类

  二、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 篇3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节 细胞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第五节 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第节 酶的作用和本质 ;

  第节 酶的特性;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节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节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 篇4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扩散的现象。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吸水)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吸水)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

  植物细胞:

  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里面的细胞液。

  2、原生质层:指------和------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

  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小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小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该注意的地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变------(深/浅)。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的发现和结论

  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⑵、发现:单层分子的面积为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⑶、结论:

  3、1959年,罗伯特森()的发现和论断

  ⑴、发现: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⑵、论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4、“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发现和结论(P67图45)

  ⑴、发现: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370C下40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⑵、论断: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⑴、-------------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质分子或----或----或-----磷脂双分子层。

  ⑶、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的(运动/静止)。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细胞膜的------(外侧/内侧)表面。

  ⑵、组成:蛋白质和多糖。

  ⑶、功能:

  二、应该注意的地方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应牢记知识点离子、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向自由扩散由---浓度向---浓度-----(需要/不需要)载体(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协助由---浓度向---浓度-----(需要/不需要)载体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主动由低(高)浓度向高-----(要/不需要)载体运输(低)浓度-----(需要/不需要)能量大分子物质胞吞由细胞----到细胞-----(外/内胞吐由细胞----到细胞-----(外/内-----(需要/不需要)能量略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不需要)能量略白细胞吞噬-----特点图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