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抗疫英雄事迹合集10篇

时间:2023-10-21 16:10:19 综合范文

抗疫英雄事迹 篇1

  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人轻装上前线,有人在后方负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医生首当其冲,石首市高陵镇卫生院的徐思红便是其中一位。

  有担当的“护送员”

  大年三十那天,天气似乎也知人间疾苦,寒风刺骨,风雨交加。徐思红忙完白天的诊疗工作,晚上又主动承担起管家铺大桥卡口的体温监测工作。就这样一辆接一辆的汽车,一波又一波的风雨,几个小时后,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摆设,他不以为然。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各乡镇医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异常、武汉返乡人员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于是徐医生主动承担了这项护送工作。这项工作既存在高风险,每次护送时间又不确定,一天下来他经常是忙到晚上十点后才吃上一顿饭。

  肯专研的“修理工”

  据了解,徐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放射科医生,前面说的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轮班的同事被临时抽调走了,由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人手不够,所以他又兼顾着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医疗费物交接。有一次,污水处理系统故障,他就蹲在污水池旁认真的检查修理,完全不顾脏和累。其他同事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挺爱钻研的,这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他在医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点,检验科的血球分析仪突然发生故障,一直不停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声。如果仪器故障,在疫情期间很可能联系到不到专业人员前来维修,那将会严重影响检验科的工作进度,同时不能及时将结果传送给一线医生作为诊疗依据,也会耽误患者病情。显然,在这个特殊时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医生,跟他简单讲了一下情况,他二话没说迅速赶来检验科试探性的开始排查修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经过反复的摸索调试,仪器终于修好了,等抬头一看,已经是半夜三点多了。还来不及道一声谢谢,他就离开了,脸上虽充满了疲惫但他很欣慰。

  爱帮忙的“暖大厨”

  院里院外总少不了徐医生的身影,隔离病区组建时,床位需要调整,统一搬到指定区域,“来来来,我帮你”徐思红立马赶过去帮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职工作后都是能帮尽帮,同事总是打趣:明明是个医生,却干成了杂工,活脱脱的“徐雷锋”。

  平时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尔也会觉得肚子饿,徐医生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厨房,摇身一变“暖心大厨”,承担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说:“我做的根本不算什么,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时候,虽然是一个杂工的形象,不过能帮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日子过得真的很充实!”

  时间还在向前,与疫情恶魔的战斗仍在进行,徐思红依然忙碌地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遗余力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抗疫英雄事迹 篇2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七十年前这场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役,伤亡惨重,战场上洒满了来自将士们的血液。他们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骄傲着自豪着,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在校读书的我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也都让我一一敬佩和尊重。

  有多久,看见关于中国的字眼我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见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看见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我们华夏儿女: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

  惟愿山河无恙,国富强兵,你我皆不辱使命。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灿烂,乘白舸争流之势,续中华民族之魂。愿岁月静好,山河无恙,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抗疫英雄事迹 篇3

  说到钟南山爷爷,没有人不怀有敬爱之心。因为他有一腔赤子热诚,一身高超医术,一片赤胆忠心,他被民间称为“民族脊梁”。

  我本不认为“逆行”是一个褒义词,逆的反义词是顺,“顺”才是人们喜欢的词,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前方有危险,还要向前冲,谁喜欢呢?但钟南山爷爷是个例外!

  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如果被不幸染上,病毒就会慢慢吃掉你的肺,没有肺就不能呼吸,最后人就会缺氧而死,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钟南山爷爷说:“如果没有什么事,这段时间就呆在家里,不要出门,更不要去武汉。”

  在武汉陷入危难时刻,在国家面临危险时刻,总需要勇往直前的逆行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不顾个人安危,奔波武汉,在一线奋战,以他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用亲自忙碌,但他不怕,“逆行”一下子成了热词,让人感动,让人追捧。他工作了一天后在地铁餐车上疲备地睡着了。

  钟南山爷爷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从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这是怎样的情怀?这不正是民族的大义,国家的脊梁才有的仁爱之心吗?

  钟南山爷爷之所以受到大家的信任,不仅在于他舍身忘我的战斗精神,还在于他勇于说出真相,敢于告诉大家事实。他的逆行,改写了“非典”的结局,他的逆行正在一步步逼倒“新冠病毒”。他说:“在困难面前不能扯淡。”他的心中,有信念。

  他承认自己也会错,发现错了,但他会保持冷静,遵守科学精神,敢于纠正。这比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讳莫如深,咬牙嘴硬的专家,不知道要高出多少!错了,就要承认并改正,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

  84岁的钟南山爷爷,有院士的担当,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威严,他有满腔责任为国为民,才让国人为之肃然起敬。

抗疫英雄事迹 篇4

  昏暗的书房里透着几缕斑驳的阳光。悠游在层层书架中,指尖掠过一排排或光滑或粗糙的书脊,享受着这样奇异的触感。手顿住,抽出,是《三国演义》。封面是首苏轼的《赤壁怀古》,蓦然让我忆起了周瑜。

  三雄争霸,最让我欣赏的是翩翩公子——周瑜,他既无刘备的愚相,也无曹操的老谋深算。他就是他自己——“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令人惊羡的周瑜。然而,最让我感慨的也是他,如果他能够把目光放得长远些,让思维转个弯,何至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呢?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持是无法完成的,正如周瑜永远无法找出自己输给诸葛亮的原因,因为诸葛亮本身就拥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一份长远的目光。那个时候,如果周瑜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也许他就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也许他就能成就他自己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生活。但这些也都只是也许,它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改变历史。

  由周瑜,我又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病态现状。多少人在名利场上你追我逐,你死我活,到头来呢?成了名,而你的名却也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财万贯,可终有一日,随你俱化灰土。

  可若你有朝一日终成一事,暂得于己,心有所安,那还较好。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浮躁的世间,有多少人的功名是从一而终的呢?又有多少人为追逐一日的浮华而头破血流呢?

  人们总爱感慨:“我不得志。”人们总爱在得到之时开怀大笑,而在失去之际悲苦流涕。人们决是乐于把自我的小得小失放大成为大喜大悲。

  在世间浮躁地活着,虚荣与浮华接踵而至,在无形中耗损着人的心力,名与利只是膨胀了你的虚荣与浮华,却限制了你的高度。

  莫再为处境困厄而哭泣,莫再为名利未得而黯然,把目光放得长远些,让你的思维转个弯,跳出你那“周瑜”般的个人圈子,仰望那天空星尘,俯瞰那大地万物。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食。”“周瑜”般的你了,或许该带着一份超然上路,去领略世界,感知满船空载明月归的美好!

抗疫英雄事迹 篇5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这时候爸爸妈妈会给我买美丽的新衣服,做好多美味的食物,在大年初一早上给我扎一个最漂亮的小辫子....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春节的脚步。

  我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医生。面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最前方。

  在高速检疫站点,来往的车辆和旅客较多,爸爸第一时间到达所分配的岗位执行安全检查、体温监测等工作任务。对来往车辆进行有序检查,并耐心做好检测、诊疗、登记等工作。每天为外来人员监测体温、普及防护知识、居家消毒,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爸爸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对于被感染的风险,并不让爸爸担心,让他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妈妈,因为她同样在防疫一线。以前都是妈妈担心爸爸多一些,但这一次,爸爸更担心妈妈。可能觉得女孩子比较柔弱吧。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两个都能平安回家。

  在这关键时候,我和哥哥绝不给爸爸妈妈添乱。在家自主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还能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我们就是想让在一线奋战的爸妈能安心工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我的故事,在防疫一线,还有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并肩作战,却又默默守护。一句加油、一声平安,成为他们彼此鼓舞前行的不竭动力!医者仁心,疫情中的坚守者,请你们一定保重,一定平安!

抗疫英雄事迹 篇6

“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面前就要冲在前、干在前。疫情一天不结束,我绝不下战场。有我在,我必须守护好咱们的村口大门!”大年初三,年近七旬的老党员__,应对突然而来的新冠疫情,向托克托县伍布艺虼蟊币ご宓持Р孔鞒鲎?铣信怠

  __担任过10多年的大北窑村村委会主任。2003年,他领导和参与了全村抗击“非典”战役。在这场阻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战场上,他第一时间向村党支部报到,肩负起了一线抗“疫”的职责。日日守护在村口站点,守护全村村民的平安与健康,成为了他的常态,也诠释了他奉献、职责与担当。

“我的老父亲,是我的榜样。我必须回到村里,与父亲并肩战斗,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职责”,张海霞对家人说道。

  张海霞是__的女儿。已经43岁的她,在17年前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那年,身为村医的她,在一线加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

  17年后,听到党组织的召唤,父女俩再一次走向战“疫”一线,并肩战斗。这是历史的重演,更是使命的必然。

  舍小家为大家。战“疫”场上的“父女兵”,应对疫情,全心全意投身于疫情防控阻击战,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保护身后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宣传、入户排查、卡点值守……连续奋战十多天,身体疲惫,但他们没说一个累字,依然在第一线坚守坚持着。

  一个帐篷、一个口罩,当疫情来临的时候,还有许许多多像__父女一样的党员同志奔赴到了抗“疫”一线,坚守在村庄路口。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员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线。向群众展示了危难关头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兑现着入党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抗疫英雄事迹 篇7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抗疫英雄事迹 篇8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他在劳动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抗疫英雄事迹 篇9

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蔓延,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多,每天看着不断增加的数字,我的心里十分焦虑。寒假假期延长的消息并没有带给我丝毫喜悦,而是更多的担心。

在这段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我的爸爸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当工厂通知暂停开工,学校通知推迟开学的时候,爸爸的单位——供电所发来通知:值班和上班时间不变,在特殊时期里,一定要保证每家每户正常用电。我问爸爸:“你是不是不开心?我们都可以休息,你却要去工作。”爸爸说:“说实话,有点不开心。但考虑到我们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正常上班是应该的。”

正月初五开始,当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的时候,爸爸已经早早起床,戴好口罩准备出门了。因为疫情缘故,每天路口都设有卡口,检查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看身份证,登记身份证号码……所以爸爸要提早出发去上班。来到单位,先佩戴护目镜和手套,接着进行消毒,营业厅里每天来往人员复杂,在这个关键时期,消毒和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每来一位客户需提醒他戴好口罩,再测量体温,接着办理业务。工作间隙,电话不断,有咨询的,有报修的,有投诉的,还有的情绪激动,态度恶劣……爸爸都要不厌其烦地告知,解释。午饭时间,为了不耽误客户办理业务,爸爸和同事们错开时间吃饭,匆匆忙忙吃完一份简单的盒饭,继续上岗。下班后,继续消毒,做好防护工作。这段时间,爸爸的工作时间比平时更长,工作量更大。

我每天关注着疫情,不断严峻的形势让我担忧。看着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身影,我十分担心爸爸的身体,真希望他不要冒着危险去上班,希望他也像其他同学的爸爸一样可以在家陪陪我。可是爸爸跟我说:“我们的工作比较特殊,我们要保障千家万户正常用电。你想,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家里没有电,那么多在家里的人怎样生活?如果医院没有电,病人怎么办?所以我们的工作不能停。其实,还有比我们更加辛苦的人呢,坚守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为了抗击疫情,付出更多。”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明白了爸爸工作的重要性,我要给爸爸加油!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像爸爸这样为了抗击疫情,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向你们致敬。作为小学生的我,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自觉在家读书学习,做好防护隔离。我坚信,大家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败病毒,获得胜利!

抗疫英雄事迹 篇10

  雷锋所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牛家屯,雷锋经常去那里帮助群众。

  牛家屯里有一户人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了,不幸都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四十多岁,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帮生产队放牛赚工分,哥哥二十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弟弟十二岁,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料理家务。

  雷锋看到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帮助他们。可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

  雷锋想到一个好主意,帮助十二岁的弟弟,教他读书识字。

  于是,雷锋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牛家屯教弟弟文化课,还帮助弟弟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弟弟非常聪明,一年就学会全部小学的课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还小的朋友读书识字。

  大家都夸弟弟,弟弟说:“多亏了雷锋叔叔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