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小班教学课件合集4篇

时间:2023-11-10 12:37:29 综合范文

小班教学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

  ﹙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二、找找123

  1、教师: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

  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

  (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23

  三、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有1个,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小班教学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能注意观察图书上画面的细节,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和教师一起翻看图书,有看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毛巾、脸盆、梳子、手帕、教学挂图《起床了》、幼儿用书C《起床了》。

  活动过程:

  1、哑剧表演“起床了”:

  幼儿观看表演后,教师提问:

  “小熊嘟嘟起床了,做了些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 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用什么洗脸?它是怎么洗的?”

  (2) 幼儿做动作,教师为幼儿拍照,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小熊嘟嘟在洗脸。”

  (3)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现在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用什么梳头?它是怎么梳的?”“洗好脸,梳好头,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是怎么放手帕的?”“小熊嘟嘟把手帕放在口袋里。”

  (4) 出示教学挂图:

  “接着小熊嘟嘟上哪去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小熊嘟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去了。

  3、教师与幼儿边看书边讲故事:

  (1) 教师和幼儿一起指着书的封面念故事的名称。

  (2) 教师提醒幼儿一页一页翻看。

小班教学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宝贝们今天爱动脑筋、勤思考,也积极回答问题了,表现很棒。那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表演给听课的老师,你们愿意吗?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改进措施: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小班教学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利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发现瓶子里的水颜色变化了,孩子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观察。我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尝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变魔术”真的很神奇的,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施了魔法”之后,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变了,都感到非常有趣,也非常听话地认为魔法不能一直用,会消失的。整个活动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也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