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锦集3篇

时间:2023-10-20 09:45:21 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

  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

  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

  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

  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语言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组合作打造这项“伟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转换,“广告创意”

  1、现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师,要参加昆虫王国第一届住宅设计大赛,请工程师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广告词。

  2、语言转换,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广告。

  4、 交流汇报,评选最佳创意广告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广告链接 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生的精彩广告词,感情朗读。

  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2、读到这儿,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地说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来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建筑师的精心打造,辛勤劳作,哪有这么温暖舒适的住宅。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处使你感触最深?

  b、划出蟋蚌挖掘动作的词。

  3、汇报交流。

  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升华课文,谱写歌词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蟋蟀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

  2、师生用课文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是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和蝉》的歌词好吗?

  四、生创作交流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旋律,齐唱改写歌词《蟋蟀和蝉》。(附歌词)

  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啊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布置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蚌的声音)。

  2、选做题。

  a、《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几个小动物编个故事

  蚂蚁 蜜蜂 蟋蟀 蝉 蝗虫 螳螂

  3、《黄冈》第7课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 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选址慎重(向阳、隐蔽)

  住宅的特点:门口门外(干净、平坦)

  屋子内部(简朴、干燥)

  初寒动工 工具柔弱

  建造的过程:不懈工作 不随遇而安

  长期整修 吃苦耐劳

  【教后反思】

  本文从文本来说,主要写了住宅特点和修建两个方面。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根据学生普遍对住宅特点感兴趣的情况,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重点研读住宅特点,概括学习修建过程。在学习住宅特点时,学生发现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阳、倾斜、干得快的特点,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学,发现段落之间的联系,感悟小蟋蟀舒适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密不可分。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说明,这种“舍而不弃、上挂下联”突出了重点,揭示了文章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孩子的需求。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篇2

《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习如何阅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感悟课文较深层意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大家说说看完后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你能想象吗,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立游玩了以上的各个地方!她就是乌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小姑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

  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划出后面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所在的句子,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感知交流。

(1)读词: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

  三、再读探究 1.简介欧洲。

  2.乌塔在欧洲都游玩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读一读。(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现在在意大利的罗马;即将去德国的波恩;最后要去希腊;以后还要来中国。)

  3.对于小孩子单独出去玩的问题,作者与乌塔互相交流了看法,找找课文中哪几自然段是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并读一读。(6—9自然段。)

  4.默读上述四个自然段,读完师生互动。教师扮作者问乌塔:

(1)你一个人游欧洲不怕危险吗?你的爸爸妈妈不担心吗?(“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2)你都为旅游做了哪些准备呢?(“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3)游玩所用的钱你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挣旅费,“我”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5.乌塔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回答:独立、勇敢、爱冒险……)

  6.乌塔也问了一些关于中国孩子旅游的问题,作者是怎样回答的?(学生读课文回答。)作为中国孩子,你们会怎么回答?(学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争辩

  1.教师:14岁女孩独自游欧洲,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同意乌塔的做法吗?

  2.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课堂小辩论。根据学生辩论的情况老师要随机引导、启发,使辩论步步深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必受别人观点影响。

  3.教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乌塔独立自主、勇敢智慧的精神;而至于具体做法,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同时,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克服依赖思想。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五、课堂延伸

  教师: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吗?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六、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一件事,并把它记录下来。内容要真实具体,详略有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篇3

  1、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虽然不复存在但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太多太多的思考,太多太多的启发,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2、读完这篇感人的肺腑的美丽童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笔把你此时心中最真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对鸟儿说,也可以对大树说,也可以对别的对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