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对象及比例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近三年毕业生进行,分别是20xx届%、20xx届%和20xx届。
二、调查时间与方式
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调查方式包括问卷式和电话访谈式。问卷式是通过毕业生群,将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发到毕业生的邮箱,毕业生填好打印盖章后,邮寄回学校。电话访谈式是通过打电话与毕业生合作填写跟踪调查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单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到35%,其次是服务业,占比25%,最后是信息技术业,占比20%。
(二)月收入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4999元之间,占比50%,其次是5000-9999元,占比30%,再次是10000-19999元,占比15%。
(三)工作流动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工作流动性较大,平均工作时间为1-2年,占比50%,其次是3-5年,占比30%,再次是5-10年,占比15%。
(四)专业对口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专业对口情况较好,有70%的毕业生表示自己的专业与就业岗位完全对口,30%的毕业生表示专业有一定关联,但不是完全对口的。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普遍较好,认为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等。但也有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提高。
五、调查结果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启示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毕业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毕业生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对待就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六、总结
本次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生的调查,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宝贵信息。我们应当认真分析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