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职期间的基本情况
(一)任职起止时间
需要注明任、免文件上的时间(在任审计的只需注明任职时间)、接手工作后开始签字的时间。
(二)本单位基本结构
内部机构设置情况、所属单位(部门、科室)的个数、名称。与本单位在人、财、物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也应列出。
(三)人员情况
截止任职期末(离任审计)或审计通知时间(在任审计),本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在职人员情况、离退休人员情况等,须附经组织、人事及劳动等部门核实的人员基本情况花名册。
(四)财务管理制度
适用哪种会计制度;本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公开情况;本单位财务方面分工;大额开支、固定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民主决策情况。必要的,可另附制度文件或复印件。
二、财务收支情况
(一)任期内每年税收或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任期内每年收入、支出情况。收入主要包括:拨入经费、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事业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公务费支出,招待费支出以及专项支出等)。对出让土地使用权、购置和出售机械设备、车辆、厂房、林木等大额收入、支出项目及基本建设支出情况和对外投资情况单独叙述;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按资金来源、性质单独叙述。
三、资产、负债情况
对资产、负债情况,需要详细列出各类资产、负债的种类、数量、价值等,并对重大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作出说明。
四、审计结果
根据审计情况,对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审计结论
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总体评价,明确其经济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建议。
六、审计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的日期,即审计结束的日期。
七、审计组成员签名
审计组成员的签名,以证明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以上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具体编写时,还需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