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担任器械或巡回护士等工作,并负责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整理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参加卫生清扫,保持手术室整洁,肃静,调节空气和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四、负责手术后病员的包扎、取暖、护送和手术标本的保管和送检。
五、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药品的保管,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六、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和卫生员的工作。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2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3
一、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二、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三、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
四、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禁止同时在一室内实施无菌及污染两种手术。
五、施行手术先由住院医生提交手术通知单,应于前一天上午10时前提交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应预先注明。
六、急诊手术有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同时送手术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安排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七、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经排定后,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因故必须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
八、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诊手术,不得擅离。
九、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器械、设备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器材必须随时检查,及时修整、补充。
十、室内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外借。
十一、手术完毕,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做清洁或消毒处理,然后放回指定地点。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材,均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4
一、为了确保医疗平安,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标准的管理。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和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的要求,制定制度,确保手术患者的平安。
三、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四、定期由专业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进行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的专业培训,以掌握器械的根本性能和操作方法。
五、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临床需要使用外来器械时,应提前24小时—48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给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六、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记录完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室使用。
七、消毒供给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10个步骤〕进行处理,并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前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详实。
八、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九、手术室使用前,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完整性,包内包外指示卡的情况是否符合灭菌要求,然后使用。并保存灭菌指示卡于病历中,以备查验。
十、急诊手术须使用外来器械时,必须履行上述手续,手术室、消毒供给中心和手术科室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并记录全面。否那么后果自负。
十一、器械供给者原那么上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如为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导器械使用时,应事先经过手术室安排的培训方案,初步了解手术环境和无菌要求前方可申请,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进入,每次限一人。
十二、手术室或消毒供给中心不负责保管厂家手术器械,手术结束,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后交于器械供给者并有交接手续。
十三、医务人员在植入物使用前,应严格核对,检查其包装的完好性,有效性,标识齐全清楚,方可使用。
十四、严禁手术人员私自使用未经医院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检验的植入物,否那么,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自负,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科或采购中心应查看有关资料,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5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6
一 、确定目标值
我们制定6项制度的目标值,使制度落到实处。①各级各班护士职责目标值。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夜班护士职责各自明确、熟练、牢记,其中巡回护士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②参观制度目标值。严格控制参观入室人数≤3人/间,减少空气污染。③各种查对制度目标值。达到全年无差错、事故。
④消毒隔离制度目标值。无菌切口感染率控制在%以下。⑤清洁卫生制度目标值。室内无死角,窗明几净,器械光亮。⑥带教及学习制度目标值。带教进修生或实习护生,一帮一结对,带教满意度测定≥90%。科室学习:早会提问每周1次,业务学习每月1次,技术比赛每半年1次,综合考评分≥90分。
二、 目标展开与实施
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实施是执行阶段,也是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
各级各班护士职责目标展开与实施 除订有具体职责外,其中主管护师能处理较复杂的手术室专业技术问题,能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分别担任质控组长与教学组长。护师能独立处理手术室专业技术问题,她们分别担任院感组长与器械组长。护士能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担任卫生组长。
巡回护士做好配合供应工作,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无误;术前1~2 d对自己巡回护理的.病人进行访视;术中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手术中护理问题;术后评价并记录,使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洗手护士术中配合准确、主动,标本交负责医师,物品清点核对无误。夜班护士如遇工作忙或困难时,随时呼唤二值班或护士长,保证夜间护理安全。要求全体护士有慎独与审慎的良好职业道德。
参观制度目标实施 除参观者入室按制度办外,医生需经医教科批准;护士需护理部批准、护士长同意,由护士带领到指定手术间,不串手术间。
各项查对制度展开与实施 对每台手术,进手术室后均作好三查十对,尤其是输血、用药查对及敷料、器械、针、线的清点制度,使该制度落实到每台手术具体人员。
消毒隔离制度展开与实施 hbsag阳性病人专用手术间门口有标记,用物先消毒后清洗。器械包内器械清洁、光亮,布类敷料数量准确,包内包外有无菌指示剂、品名、责任者签名。每天值班者对无菌室内敷料包全部检查,过期包重新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手术前、后空气消毒,物品、手指、空气培养每月1次。以上工作落实到院感组与器械组负责。
清洁卫生制度展开与实施 每天晨会后对各手术间湿式擦拭一遍,坚持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的制度。平时由工人负责流水拖净地面,卫生组长督促检查。
带教及学习制度展开与实施 我们聘请主管护师任教学组长,聘专业、思想、身体素质好的护师任带教老师。带教方法亦采用目标教学法。态度目标: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富有同情心。知识目标:了解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技能目标:能独立担任巡回、洗手护士≥3次,能准备一般手术器械,但老师放手不放眼。
每周1次由护士长结合工作警点、疑点、难点,晨会提问或讨论,每月1次业务学习,内容为新技术、新知识、新开展手术等,每半年技术比赛1次。
三、 目标考评
目标考评是目标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在目标实施的基础上,对结果作出客观评价的管理活动,可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各班护士职责考评 护士长检查各级各班护士工作,包括工作表现,上班时是否专心致志,各种制度目标实施情况,包括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及记录,危重病人抢救配合及各项工作主动参与意识与实绩等,包括提问个人职责时回答得分和每季度结合考评记分。
参观制度目标考评 由质控组长负责,每月查看参观人数及空气培养登记簿,检查是否超标,以此作出客观评价。
各种查对制度目标考评 护士长及质控组长随时抽查各班人员是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术室是差错事故高危区,即使少一只缝针,也必须寻到为止,以确保病人安全。
消毒隔离制度目标考评 由院感组长负责,每周1次抽查无菌室内有无过期包,各项培养有无阳性超标,消毒液是否定期更换,查无菌切口感染率是否超过标准,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作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消毒卫生制度目标考评 人人参与卫生工作,卫生组长经常督促检查工人的清洁卫生工作达标外,也兼查手术室护士个人卫生。
带教及学习制度目标考评 组长在每批实习结束调科前召开带教工作评价会,对实习护生态度、知识、技能进行评估。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与带教方法也进行评价,通过评学、评教的方法,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满意度达到90%。
对学习制度的目标考评主要查学习登记本是否按目标进行,业务学习与早会提问学习效果,平时工作能否学以致用,学习后能否增强应激能力,结合技术比赛成绩给予综合评价。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7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2、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鞋帽,穿隔离衣戴口罩,严禁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
3、手术人员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手术完毕后,衣裤鞋帽口罩要交还,保持更衣室环境卫生。
4、手术室内保持安静,不可大声说笑。禁止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般不传私人电话。
5、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原则上不可入室。若必须入室须戴双层口罩,感染部位要严密封闭。
6、按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化验单和药物等。
7、手术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护士应清点台上每一件物品两遍,并准确记录。
8、手术室各种物品应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还。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领导允许,一律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9、手术室对手术病人要做好详细登记,按月统计,定期上报领导。
10、每日手术结束后,要严格检查水电,确保医疗安全。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8
1、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非洁净区或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室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分别存放。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饰物,涂亮甲或戴假指甲,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贴身内衣不得外露。进入半限制区需戴好口罩。手术室衣、裤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和鞋。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更换清洁的衣、裤、戴好圆帽。
2、坚持一间一台制,清洁切口与非清洁切口手术分开进行。在手术间不足的情况下,应先做清洁切口手术,再做非清洁切口手术;先做急症手术再做择期手术。
3、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各种无菌物品,实施标准预防。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配置外科手消毒设施,每月定期进行手卫生质量检测。
5、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密度和流量。有严格的参观制度,见习、参观人员必须护士长同意,3人以上需报请医务科批准。一般参观人数控制在2人/台以下,参观者必须在指定范围内走动,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
6、传染病活动期人员不得在手术室工作,咽拭子培养阳性及皮肤化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间。
7、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8、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及清洁卫生制度。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各手术间物体表面及地面明显污染时清水擦拭;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用消毒液擦拭,术后及时进行手术间清洁消毒。手术室的工作区域每日清洁、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灭菌后的物品等。清净手术间按规定要求更换过滤网装置。实施连台手术时,手术完毕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区域要及时清洁、消毒;洁净手术室须达到要求的洁净度后方可连台手术。
9、手术用物按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用过的物品则按消毒---清洁---灭菌程序处理。
10.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确保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11、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检查、统计与分析,查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各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完整、真实、连续、准确,便于追溯,资料保存≥3年,均有记录可查。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9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0
1、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非洁净区或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室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分别存放。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饰物,涂亮甲或戴假指甲,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贴身内衣不得外露。进入半限制区需戴好口罩。手术室衣、裤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和鞋。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更换清洁的衣、裤、戴好圆帽。
2、坚持一间一台制,清洁切口与非清洁切口手术分开进行。在手术间不足的情况下,应先做清洁切口手术,再做非清洁切口手术;先做急症手术再做择期手术。
3、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各种无菌物品,实施标准预防。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配置外科手消毒设施,每月定期进行手卫生质量检测。
5、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密度和流量。有严格的参观制度,见习、参观人员必须护士长同意,3人以上需报请医务科批准。一般参观人数控制在2人/台以下,参观者必须在指定范围内走动,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
6、传染病活动期人员不得在手术室工作,咽拭子培养阳性及皮肤化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间。
7、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8、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及清洁卫生制度。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各手术间物体表面及地面明显污染时清水擦拭;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用消毒液擦拭,术后及时进行手术间清洁消毒。手术室的工作区域每日清洁、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灭菌后的物品等。清净手术间按规定要求更换过滤网装置。实施连台手术时,手术完毕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区域要及时清洁、消毒;洁净手术室须达到要求的洁净度后方可连台手术。
9、手术用物按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用过的物品则按消毒---清洁---灭菌程序处理。
10.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确保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11、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检查、统计与分析,查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各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完整、真实、连续、准确,便于追溯,资料保存≥3年,均有记录可查。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1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人员职责、手术室管理制度。
2、保持室内整洁和安静,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吸烟。进入手术室前穿刷手服、戴口罩、帽子、换手术室专用鞋;外出时更换外出衣和外出鞋。
3、严格按外科手消毒的清洗消毒操作流程执行。
4、严禁将私人物品带入手术室。
5、手术室物品固定放置,标识统一,专人负责添加保管。
6、手术器械位置固定,专人保管,每日清点,确保各类无菌器械均在有效期内,定期维护保养。
7、手术室器械原则不外借,若需借出,必须有护士长签字同意,做好登记。
8、种植体等贵重材料专人保管,及时添加。
9、手术室护士根据预约表,提前做好一天的手术安排。若需特殊器械、材料。应提前沟通并做好准备。临时增加手术室至少提前30min通知手术室,用物备全,方可进行。
10、巡回护士提前10min到达手术室,确认患者信息,确认手术医生、医助和器械护士,准备手术。
11、器械护士接到病历后核对患者信息及化验单,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后进入手术室。
12、手术人员按照手术安排到制定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得随意进出其他手术间,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13、手术护士术后做详细登记,及时统计上报。
14、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必须尽快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工作,做好交接。
15、连台手术时,手术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和手术手套。
16、手术室保持清洁整齐,术后紫外线照射消毒45-60min。每周一次彻底清洁消毒,每月做空气检测。
17、对于特殊感染的手术,靠后安排,术后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处理。
18、除急会诊和设备维修人员,严禁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2
一、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二、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三、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
四、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禁止同时在一室内实施无菌及污染两种手术。
五、施行手术先由住院医生提交手术通知单,应于前一天上午10时前提交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应预先注明。
六、急诊手术有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同时送手术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安排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七、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经排定后,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因故必须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
八、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诊手术,不得擅离。
九、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器械、设备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器材必须随时检查,及时修整、补充。
十、室内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外借。
十一、手术完毕,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做清洁或消毒处理,然后放回指定地点。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材,均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3
一、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参加手术者应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
二、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同意。见习和参观者,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或鞋套)帽、衣服(或参观衣)及口罩,并应接受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动及出入。
三、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绝其进入手术室。
四、手术通知单必须手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诊手术通知单须经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五、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标记,防止差错。病人要穿医院衣服进入手术室。
六、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持室内整洁。
七、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手术室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如用完时,可动用其他择期手术器械、敷料等。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诊手术。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经科室及医院相关人员批准方可办理暂借手续。
八、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或助手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处理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工作并归还原处。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夜间及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及备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九、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
十、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等)。如有感染,应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的原因,及时纠正。
十一、手术室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手术室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须先向科主任或护士长请假,征得同意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
十二、手术室内严禁吸烟。疖肿或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员原则上不准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可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
十三、爱护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损坏。一旦损坏,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酌情处理。精密仪器要设专人保管,1月以上不用者,要定期保养。
十四、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片进行查对,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手术包必须标明消毒日期或有效日期。
十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除值班人员外,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4
一、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二、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三、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
四、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禁止同时在一室内实施无菌及污染两种手术。
五、施行手术先由住院医生提交手术通知单,应于前一天上午10时前提交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应预先注明。
六、急诊手术有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同时送手术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安排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七、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经排定后,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因故必须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
八、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诊手术,不得擅离。
九、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器械、设备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器材必须随时检查,及时修整、补充。
十、室内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外借。
十一、手术完毕,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做清洁或消毒处理,然后放回指定地点。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材,均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
手术室管理制度 篇15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担任器械或巡回护士等工作,并负责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整理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参加卫生清扫,保持手术室整洁,肃静,调节空气和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四、负责手术后病员的包扎、取暖、护送和手术标本的保管和送检。
五、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药品的`保管,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六、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和卫生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