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家乡的地理环境,认识家乡在镇、县、市、省的发展格局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善的良策,积极配合周边地区共同协调发展。同时,了解人民生活状况、幸福指数,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调查人民群众对政府、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以及政府、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外,还需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以及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
二、社会调查内容
本次社会调查的时间为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20日。调查的内容包括:
1. 时间: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20日
2. 地点:我家乡及附近地区
3. 对象: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
4. 内容:
(1)地理环境认识: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我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掌握其特点及优势,为家乡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2)发展格局:了解我家乡在镇、县、市、省的发展格局,分析在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生活状况:调查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了解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4)满意度指数:调查人民群众对政府、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以及政府、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5)教育及医疗保险状况: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以及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
(6)交通及发展变化:分析交通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发展经验。
(7)改革开放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分析各种分配、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有哪些作用、影响及对当地“三农”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三、社会调查方法及步骤
本次社会调查采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鉴别:确保调查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 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3. 分类分组:根据研究目的,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或按年龄、性别、职业等分类。
4. 叙述与分析论证: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
四、社会调查报告结构
本次社会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前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们希望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家乡的地理环境,认识家乡在镇、县、市、省的发展格局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善的良策,积极配合周边地区共同协调发展。同时,了解人民生活状况、幸福指数,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调查人民群众对政府、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以及政府、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外,还需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以及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