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水质检验是确保供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水质检验工作应严格遵循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文将以某地区自来水为例,详细介绍水质检验的过程、方法及结果分析。
二、水质检验过程
1. 化验人员每天对出厂水进行四次测定,包括余氯、浑浊度、PH值等指标;对源水进行两次测定,包括浑浊度、PH值、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同时,做好记录。
2. 每月在管网末梢水采样点上采集水样一次,进行常规指标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检验。并做好原始记录。
3. 每年采集一次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源水水样进行全分析,并做好原始记录。
4. 化验人员进行水质检测时,发现超标现象,立即通知净水厂当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确保水质达标。
三、水质检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水质检验过程,本报告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感官指标:水样浑浊度为20NTU,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100NTU);PH值为7.6,略高于标准值(6.5-8.5);无肉眼可见物。
2. 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为500cfu/m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为30cfu/g,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 耐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为20cfu/g,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水质检验结果显示,该地区自来水水质基本达标。但建议水厂继续加强水源地保护,优化供水工艺,提高供水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质检测工作的监管,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