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就业日益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为此,特做了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1. 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0%;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0%。
2. 当今大学生的素质、工作能力、适应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多数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职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
3.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20%;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0%;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0%。
4. 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0%;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0%;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6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
三、针对调查内容的分析
1.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供需失衡,导致就业竞争激烈。
2.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3. 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企业裁员,招聘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导致就业盲目性增强。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1. 大学生应正确评估自身潜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加强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就业盲目性。
3.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适应经济发展形势,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4.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实习机会,改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