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范围及目的
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公司风险评价组和站所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1.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范围及目的
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2.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公司风险评价组和站所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3.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根据已有的参考信息,我们发现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在危险源识别方面,企业能够全面识别并分析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源,没有出现遗漏的情况。其次,风险控制措施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企业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在落实控制措施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危险源。此外,企业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性。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风险评价过程中,部分危害的严重度和发生概率估计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企业在面对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部分风险控制措施可能被忽视。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工作,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并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和监督,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