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因此,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二、调查内容及结论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同学深入大邑县金星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异常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2、农村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其次,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
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以实现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